滬尾開發可追溯的最早歷史是在西班牙時代,也曾在此建造砲台,所以滬尾砲台也是當時重要的軍事基地。據記載,鄭成功佔領台灣,趕走荷蘭人,當時的荷蘭駐軍,便放火將堡壘燒毀,並將大砲破壞。清朝嘉慶年間,淡水延海一帶海盜猖盛,清廷在1808年(時嘉慶十三年)加派兵力,駐防該地,1813年(時嘉慶十七年)並在現址興築砲台。
中法戰爭後,清廷命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,使於全台重要海口地區興築砲台基地,計有基隆、滬尾、安平、旗後、澎湖等五處,共十座砲台,憑藉以禦外國軍隊。日治時期,日軍撤下當時在滬尾的四門砲塔,並將此地改作為日軍砲兵練習場地。國民政府來台後,重新賦與滬尾砲台國防任務,並派兵駐守,後於民國七十四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,將滬尾砲台定為二級古蹟,整修後開放民眾參觀。
彷彿時光隧道~
別有洞天~那一頭是啥耶?等待各位去發掘。
弟兄們辛苦了~
可惜不知道中間的部分建築是啥?拆除後所遺留下來的痕跡~
介紹關於砲台的歷史與照片~
都是古蹟阿~
這個大木門應該是新的不然就是整修過~我猜的
不用我多說了吧!
戶外教學不錯~
一直很想知道原本中間被拆除的是甚麼><
再見了~滬尾砲台。
【地址】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4-1號‧臺北縣政府淡水古蹟園區/洽詢電話 02-26231001。
開放時間:上午09:00至下午17:00止;逢假日隔天休館。
【費用簡介】
一般:全票NT$ 20元;團體票NT$ 15元;優待票NT$ 15元。
套票:全票NT$ 100元;優待票NT$ 70元。
【交通資訊】
自行開車:自淡水捷運站往淡海方向行約1.5公里,循指標往淡水高爾夫球場方向即抵。
【搭乘大眾運輸】
1、捷運:搭乘淡水線(紅色),於捷運淡水站下車,再轉搭乘聯營紅26路(淡水捷運站-漁人碼頭)或從捷運淡水站對街搭乘指南客運10路(樹林-淡海),在淡水滬尾砲台站下車,即可到達淡水滬尾砲台。
2、客運:於中和搭往淡海的指南客運5路,在淡水滬尾砲台站下車,即可到達淡水滬尾砲台。
3、客運:於樹林搭往淡海的指南客運10路,在淡水滬尾砲台站下車,即可到達淡水滬尾砲台。
4、客運:於板橋搭乘開往淡海的三重客運板橋往淡海或聯營板橋往萬里班車,在淡水滬尾砲台站下車,即可到達淡水滬尾砲台。
5、客運:搭乘往指南、新店客運淡海線,於淡水高爾夫球場站下車,即可到達淡水滬尾砲台
旅遊資訊網 提供
- Nov 01 Thu 2012 14:10
》滬尾砲台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